来源:网络作者:主编点击:
(经济观察)从规模制造到智能制造 数字科技以“融”应变
中新社上海12月14日电 (范宇斌)“中国制造业转型,尤其是数字化转型早就开始了,但是面对数字化转型,目前仍有一些中小企业‘不敢’‘不愿’‘不会’,值得业界关注。”近日,上海黑湖网络科技有限公司联合创始人兼CMO肖哲接受中新社记者采访时说。
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发展,全球产业链供应链面临重构,国际竞争更趋激烈。数字科技的成熟、应用、扩散与融合,为“中国制造”迈向“中国智造”提供了难得机遇。
业界人士指出,制造业数字化转型能够有效破解“大而不强、全而不优”的发展掣肘,亦可促进生产要素的再重组,推动制造业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和动力变革,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实现从数量扩张向质量提升的战略性转变。
不容忽视的是,目前,中国制造业数字化转型面临诸多挑战,包括核心技术自主研发能力薄弱、综合性服务商规模不足、核心技术人才供给匮乏、数据管理规范尚不明晰等痛点、堵点。
肖哲谈及,面对制造业数字化转型,有三类中小企业值得关注。“一是早期信息化转型不顺利,使之不敢继续投入;二是满足于当前现状,不愿改变;三是难以找到数字化转型的着手点。”
在此背景下,持续推动制造业数字化转型,亟待“瞄准”这些短板弱项精准施策,更好实现数字科技与制造业的深度融合。
在泰森(上海)企业管理有限公司首席数字官陈源看来,数字化有两种使命:一是找到企业的短点、痛点、堵点,进行打通、链接、优化;二是通过数字化技术培养数字化基因,从而发现企业业务增长的“第二曲线”。
“工业制造业是一个高度依赖于协作的模式,无论产业链上下游,还是企业内部、外部都有大量的协作。”上海子虔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周洋对中新社记者说,协作的本质是信息的传递与反馈,而工业数据的多样性和复杂性让工业领域的信息化流转面临很大挑战。
“在智能制造生产运营管理中,仅仅是把设备数据、物料数据及其他系统数据等收集起来还不够,这只不过是碎片化的协同。”肖哲表示,利用数字科技新技术赋能制造业“链式”数字化转型很关键,生产管理系统就扮演了制造业中非常基础且重要的一环。
“‘链式’数字化转型能够加速制造业整体协同的效率,我们设计了帮助工厂管控生产运营管理的软件,实现厂内协同、多工厂间协同、供应链协同等,帮助工厂降本增效、提质增收。”肖哲说。
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智能机器人、3D打印、扩展现实等数字科技新技术迭代升级,正推动制造业发生深刻变革。
当前,制造业领域热门的工业元宇宙,覆盖工业生产全链条环节,将物理生产系统与虚拟数字世界相融合,实现工业系统中的人、事、物全面互联和关系构建。
在元宇宙风潮下,AR(增强现实)被视为元宇宙的重要入口。亮风台(上海)信息科技有限公司高级产品总监魏超群告诉中新社记者,制造业已经能够实现物理世界数字化,利用AR等技术,以数字化系统改进现实工厂,从而提高生产效率。
“AR技术让工人‘解放双手’,从而大幅降低制造端的误操作率、生产成本以及人的学习成本,并能大幅提升整个工业生产效率,还能对所有工作进行评估。”魏超群说,AR在工业领域的运用逐渐广泛,随着工业元宇宙到来,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将加速融合的步伐。
“AR、数字孪生等前沿新技术发展将为制造业带来跨企业、跨产业协作,通过全产业链数据与应用场景的连通赋能,助力中国从规模制造走向柔性敏捷的智能制造。”周洋说。(完)
注:请在转载文章内容时务必注明出处!
(此文不代表本网站观点,仅代表作者言论,由此文引发的各种争议,本网站声明免责,也不承担连带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