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作者:点击:
图为9月28日,德国科隆市长及市政府中国事务顾问孟宙在科隆霍亨索伦大桥前留影。(新华社记者冯玉婧摄)
“我一直认为,我做的每件事,代表的不是我自己,而是我的祖国,”德国科隆市长及市政府中国事务顾问孟宙日前接受新华社专访时说,“在德国,我们要做好每件事,德国人对中国的第一印象来自我们。”
科隆霍亨索伦大桥横跨莱茵河,孟宙喜欢在莱茵河畔遥望桥另一端的科隆大教堂。孟宙的愿望,就是在德国与中国间架起如霍亨索伦大桥一般坚固而壮观的桥,要让这两个伟大的国家相互欣赏、亲密合作。
孟宙是北京人,已在德国生活28年。2002年,孟宙在科隆成立了德国联宇公司。既熟悉德国国情又有中国文化背景的孟宙,精于策划、长于沟通、踏实细致,很快在德国政界、工商界获得知名度。
“孟宙为科隆打开了通向北京的大门,科隆与中国建立起的联系才得以深入,”科隆市经济促进局局长卡尔-汉斯·梅尔菲德说,“孟宙是科隆与中国交往的‘秘密武器’。”
2012年9月,北京交响乐团与科隆道伊茨合唱团在科隆爱乐大厅的舞台上联袂呈献的“北京-科隆:双城合奏”音乐会;2014年9月,“龙舞科隆——2012北威州中国节”;今年5月,科隆市长亨丽埃特·雷克尔访问科隆友好城市北京……这一场又一场活动,让德国人、让科隆人更深刻地感知遥远的中国,这些活动的策划、组织、协调总是离不开孟宙。
“2005年,科隆市政府启动‘中国攻势’,让科隆成为中国企业进入欧洲市场的稳固桥头堡,多亏有孟宙,”科隆市经济促进局副局长米歇尔·约瑟波维奇这样评价孟宙。
在孟宙推动下,在科隆落户的中国企业从最初的50家增长到如今的200余家。为表彰孟宙为科隆与中国在经贸交流所做出的贡献,2007年1月,她获得科隆嘉年华国际经济奖,还被科隆前市长授予勋章。2008年1月,前任市长又授予她“科隆经济大使”称号。
孟宙坦言,由于文化差异,中德交流中,让双方处事方式得到磨合是她工作难点。她发现,在一些商务活动中,中方常向德方同行赠送精美小礼物,而不少德国人却“不领情”,认为“不环保”。
“当德国人的‘保守’遇上中国人的‘灵活’,我要当‘消防员’;而当德国人的严肃拘谨遇上中国人的相对热情好客,我要当双方的‘补课老师’,我要耐心向德方讲解,这是中方表示他们的友好与诚意,”孟宙说,“我的工作是把桥架起来,助力双边的合作。”
勤奋、可信、敬业,孟宙给德国人留下深刻印象,自2005年起,孟宙被三任市长连续特聘为科隆市长及科隆市政府中国事务顾问。
图为9月30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北京市委书记郭金龙(中)、国务院侨办主任裘援平(右四)、北京市委副书记、北京市长王安顺(左三)、北京市人大常委会主任杜德印(右二)、北京市政协主席吉林(左一)为第二届北京市华侨华人“京华奖”获奖者许荣茂、蔡蔚、王中林、吴晨、孟宙颁奖。
“为了让德中关系、让科隆与中国地方及企业合作进入快车道,孟宙忙起来常常夜以继日,我不知道还有谁能像她那样不辞辛苦,”科隆新闻和公共关系局局长格雷戈尔·蒂默说。
爱自己的祖国,自然要当祖国文化的最佳传播者。孟宙把科隆市长雷克尔发展成地道的“中国迷”,雷克尔跟她学会了包饺子,还会学写自己的中文名字何珂。在孟宙带动下,雷克尔喜爱上了跳广场舞,也变成了中医药的“粉丝”。她会做上百道中国菜,让德国的亲朋好友感受“舌尖上的中国”。
孟宙注重自己两个孩子的中文教育,他们能说流利的中文。“跟我和我两个儿子接触的德国人都特别热爱中国,”孟宙说。
今年国庆前夕,孟宙从北京市政府领导手中接过“京华奖”奖章,这是北京市授予华侨华人的最高荣誉。“这是我第一份来自祖国的奖项,意义非凡!”面对这份来自家乡的认可,孟宙难掩喜悦与自豪。
回顾自己在德国的经历,孟宙感言:“脚踏实地、实打实做事,这是祖国给我的最好教育。”
“孟宙和其他中国人一样热情好客,也同德国人一样严谨可靠,她完全融入了德国社会,但在灵魂深处,她依然保留着一颗中国心。”与孟宙共事15年的挚友梅尔菲德对她做出这样的评价。(记者冯玉婧,新华国际客户端报道)
(此文不代表本网站观点,仅代表作者言论,由此文引发的各种争议,本网站声明免责,也不承担连带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