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江时空 > 热文

近期三篇外媒热文 聚焦中国正发生的变化

时间:2016-05-25 09:23

来源:作者:点击:

近期三篇外媒热文 聚焦中国正发生的变化

  近日,国际主流媒体刊发了三篇有关中国的报道,引发关注。这三篇文章是:
  8月1日《经济学人》的《如果人民币开始挑战美元》;
  8月3日纽约时报网站的《产业链大逆转,中国纱厂登陆美国》;
  8月8日《纽约客》的《从在埃及卖情趣内衣的浙江商人看中国式全球化》。
  这三篇文章,几乎同时发表,其指向惊人相同,都和中国的全球化影响相关。
  中国近年呈现强势崛起态势,其动向对全球会产生或多或少的影响。三篇顶级媒体的深度分析,体现了外界对中国因素的观察和立场。
  某种程度上,三篇文章恰好反映了中国全球化影响的过去、现在、未来三个维度。
  纽约时报《产业链大逆转,中国纱厂登陆美国》讲述中国劳动力成本飙升带来的变化,直指过去中国模式的核心——低成本优势。
  纽约客文章由中国读者非常熟悉的何伟撰写,反映中国正在发生的一个现实——资本和人员的全球输出,企业家海外投资飞速增加。
  下面对这三篇文章作一介绍。

  过去:人口红利
  先看看纽约时报的观察。在这篇《产业链大逆转,中国纱厂登陆美国》的报道中,作者写道:
  “中国杭州的一家巨型纺织厂科尔集团今年4月在美国南卡罗来纳州兰开斯特县新建了棉纺厂。
  制造业工作岗位的不断减少,也促使兰开斯特县等地的人愿意从事工资更低的工作,从而让这些地方成了越来越有吸引力的生产基地。全球生产商也被吸引到了南卡罗来纳等通过了“工作权”立法的州。在这些州里,几乎没有工会组织。
  原本泾渭分明的高成本生产国和低成本生产国之间的界线开始模糊,上述纺织品领域的变化就是这一变化过程的一部分,10年前很少有人预料到会出现这样的变化。
  过去多年中,中国的工人工资、能源价格和物流成本不断增长,政府对棉花进口又开始实施新的配额制度,从而导致中国纺织品生产的利润越来越低。
  据波士顿咨询集团统计,中国依据生产力调整过的制造业工资在过去10年增加了两倍,从2004年的4.35美元/每小时增加到去年的大约12.47美元/每小时。中国不断上涨的生产成本正引起一些生产商向孟加拉国、印度和越南等低成本国转移。
  科尔董事长朱善庆来美国时讲到:‘科尔来美国的原因是优惠、土地、环境和工人。’”
  朱善庆的话正折射了当下中国制造业所面临的窘境,即当政策红利、人口红利、土地红利越来越少,传统的生产模式已经难以为继,中国制造业在全球的竞争力正被削弱。

  现在:中国走出去
  而何伟在纽约客发表的《从在埃及卖情趣内衣的浙江商人看中国式全球化》则把焦点对准了在埃及卖情趣内衣的中国商人以及前往非洲开发投资的中国企业:
  “地处上埃及(Upper Egypt)核心地带的艾斯尤特市(Asyut)位于尼罗河拐弯处,河西岸有一所大学和一座火车站,人口约40万。中国移民在此开办了3家商店,向当地人销售情趣内衣。
  店主陈雅莹(音)和丈夫刘军(音)一同经营商店,在埃及,他们的名字分别是Kiki和John。夫妻两人都身材矮小。她24岁,看起来却像还在读书的小姑娘,戴着方框眼镜,松松地扎着马尾辫。
  中国商人极少猜测埃及顾客的生活情况,哪怕是那些时常见到的顾客。Kiki告诉我说,有的当地妇女一个月会来两三次,买走上百件睡衣和内裤。待我问起缘由,商家们通常会说这是因为埃及男人喜欢性感的女人,但公共场所对着装限制重重。
  埃及人结婚一般由新郎购买房产和家具,新娘买小件家电、厨具和衣物,其中也包括内衣。2009年以来,中国和埃及签订了一项贸易协议,进口服装变简单了,市场兴旺起来,内衣店在埃及各地表现不凡。
  除了中国商人敏锐的商业触觉外,何伟还敏锐地观察到,“我在埃及见到的这些中国人,没有谁对这个国家的变革表现出什么兴趣。他们经常谈起他们注意到的不足之处:人们缺乏职业道德,政府体系不够完备。但他们说起这些的口气和不少西方人并不相同。他们不沮丧,只是随遇而安地接受现状。对于埃及发生的革命,他们从不显得失望。这可不是说他们相信阿拉伯之春一定会走向成功,而是由于他们从一开始就对此不抱信心。”
  何伟把中国商人“闷声发大财”和“政治冷漠”的集体特性直率地揭示出来,埃及的中国商人与国内的商业精英秉持的可谓是同一种处世姿态。
 

  除了中国商人,进入何伟笔下的还有中国快速扩张的海外企业版图:
  “离苏伊士运河连通红海的地方不远,有个地方名叫埃因苏赫纳(Ain Sukhna),中国的国有企业天津泰达集团有限公司在那里建起了中国-埃及苏伊士经贸合作区,其主题是“合作让世界更美好”,区域包括6平方公里原始沙漠,现已被又直又宽的街道切割成网格状。四周围都是荒地——大小城市都算在内,离此最近的是苏伊士,不过合作区内有天津路、重庆路、上海路。
  工人宿舍建成了,堆放海运集装箱的场地也建成了,鲜亮的颜色在沙漠里隔着很远都能看到,就像阳光沐浴下的乐高积木。那里有一家中餐馆、一家中国超市,还有一家中国理发店。中国人对头发往往很讲究,不管移民聚居在哪里,哪怕是红海边的沙漠上,也必然会开一家理发店。
  今年早些时候,中国政府宣布计划在50个国家建立118个经贸合作区。中国鼓励国内产业“走出去”,原因之一是试图解决国内的自然资源短缺问题。中国-埃及苏伊士经贸合作区为企业主提供租金和水、电等费用,已有50多家企业入驻合作区。
  2013年12月,合作区声明要将园区面积扩大一倍,但很难想象要由谁来填满这片区域。以合作区目前的面积,也才被占用了六分之一而已。与此同时,园区死气沉沉,没有真正的中国工业城所拥有的忙碌气氛。”
  纽约客记者何伟的文章展现了中国商人和中国企业在埃及的经商活动,而背后则是100万在非洲奔走的中国人的身影以及中国企业对非洲大陆源源不断的投资。非洲已然成为中国企业走出去的热门目标,透过何伟笔下的埃及中国商人和中国企业,我们可以看到中国向往输出资本的速度以及遭遇的诸多挑战。

  未来:货币之争
  从中国倡导的“一带一路”战略中,可以发现“加大对外输出产能和资本”是高层明确的战略,而这一战略有望为人民币国际化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这就涉及到中国对外经济发展战略的第三个阶段,即“货币输出”,首当其冲的正是美元,毫无疑问,这将是对现有全球货币体系乃至全球权力版图带来巨变。
  8月1日,经济学人的评论《如果人民币开始挑战美元》正在在人民币国际化步伐加快的背景下,设想“如果人民币开始挑战美元”所可能带来的变化:
  “人民币什么时候能够和美元平起平坐?很多中国人认为只是时间问题。中国最顶尖的经济学家陈雨露表示还要15年。另一名主要智库的副理事长魏建国则认为要20年。官员们更慎重一些,认为人民币国际化将要很长时间。央行行长周小川认为这一步伐取决于市场。
  美国有理由担心人民币。作为一个可靠的替代者,人民币的崛起将渐渐破坏美国霸权的基石。因为美元在全球金融体系的中心地位,所以对伊朗和朝鲜的经济制裁才有效果。45%的跨国结算都以美元进行,因此任何拥有国际业务的银行都要与美国银行系统对接来进行清算与资金管理。为了获得美国的许可,这些银行也不得不注意到美国做出的制裁决定。
  当人民币走向国际化后,美元具有的政治杠杆作用将被消解。中国已经几乎完成了一套人民币跨境结算的系统。虽然中国低调地表示这只是一个让交易更便利的平台,但实际上的意义却极为深远。它成为一个资金高速公路,让公司与银行可以在全球范围流动,而不需要与美元挂钩。
  美国将很难追踪到谁以什么目的在使用中国国际支付系统(CIPS)。威胁将某国排除美国金融系统以外将开始不再起多大作用,中国也将拥有一个扩散自己想法的新工具。如果以后哪个国家的领导人想要见被中国认为是分裂分子的达赖喇嘛,他会发现自己国家的银行将进入CIPS的黑名单。虽然中国如果过于随意使用这一伎俩将降低人民币的声望,但仅仅是具有这一惩戒性的威胁就足以让中国达到目的。
  5年前中国开始推动人民币国际化,中国的速度令人印象深刻。中国的跨境结算在2009年还没有以人民币的方式,但这一数字去年达到22%。人民币是现在国际支付中的第五大货币。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正在考虑让其加入特别提款权。但现在,人民币依然远远未达到能挑战美元的地步。全球有50家央行已经开始投资人民币,但数量都很少。外国人目前持有2000亿美元的中国股票与债券,但美元的数字是16万亿,是人民币的80倍。目前,人民币在全球舞台上还是一个小角色,但在20世纪初,美元也是。 ”
  外媒同时出现的三篇文章,拼合为中国国家发展在同一时空下面临的多重挑战:在传统人口红利减少的压力下,如何依然保持制造业在全球的竞争力;在“一带一路”的构想下,当下如何有效地向外输出资本,开拓国际市场;在与美国争夺全球主导权的长期博弈中,如何推进人民币国际化,甚至使人民币成为可与美元媲美的国际货币。

  第 [1] [2] 页 (共2页)  

(此文不代表本网站观点,仅代表作者言论,由此文引发的各种争议,本网站声明免责,也不承担连带责任。)

【责任编辑:admin】
热图 更多>>
热门文章 更多>>